1900年花蓮港及花蓮港街遷至現今花蓮市南濱海岸一帶,1909年花蓮港廳及鐵道部花蓮港出張所的設置顯示出花蓮市的城市建設之伊始。從日治時期行政區之調整、港口北遷及鐵路鋪設的規劃觀察,可看出鐵路的興築及港口的遷移是帶動整座城市的發展的關鍵。而為了提升東部鐵路運輸運量,1980年代進行鐵道軌距拓寬工程及車站遷移,更直接導致花蓮市城市重心的交替,可知交通區位對花蓮市的城市發展影響具關鍵性的影響。
讓我們以時間與空間為經緯,透過小城講堂、港街走讀及藝術展覽,從史前時期留下的遺址,到聚落港街的形成,在花蓮市的土地上,探尋城市發展的痕跡。
🔖小城講堂
📖各場次講堂介紹
#公民審議培力講座📢
講堂時間│08/06 週六 18:00∼21:00
講堂地點│民生社區發展協會(花蓮市三民街7號)
邀請講師│田治豪/審議工作者
文化部自2016年起在社區總體營造中推動「審議式民主」工作,旨在結合公部門與地方社群自發性參與,深化地方認同與社區自主意識。透過公民共識會、公民咖啡館、願景工作坊等模式,足夠深入了解議題後,經由對話溝通後形成結論。本場邀請到審議工作者田治豪老師解說公民審議的精神與意涵,並實際演練對話溝通的方式,讓您更了解公民如何審議民主。
講師簡介│
田治豪,臺北大學社會學系、社會學研究所畢業。最早於2017年新北市中高齡就業審議累積主持經驗,曾任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文化部公民審議輔導團、文化部文化論壇、教育部、桃園市平鎮區公所等機關單位的審議培訓講師及助理講師,也擔任過前述機關單位辦理之審議討論會的會議主持人,不論是審議培訓或審議主持經驗都相當豐富。
#縱谷驛站旅程再回首📢
講堂時間│08/19 週五 19:00∼21:00
講堂地點│762書庫(花蓮市中山路71號,花蓮鐵道文化園區一館)
開放名額│20人
邀請講師│鄭仁崇/前鐵路駕駛員、文史工作者
黃家榮/762書庫主持人、文史工作者
內容簡介│
1909年,花蓮與臺東分家,設立獨立的花蓮港廳,同年也成立了鐵道部花蓮港出張所,開啟花蓮鐵路建設的重要里程碑;至1982年東部鐵路拓寬工程完工與新站啟用、1992拆除花蓮舊站後,鐵路臨港線及舊花東鐵道線漸從眾人的視線中淡出。鐵路,一直是花蓮地區對外聯絡的重要交通方式,透過《台灣後山鐵道風華》作者鄭仁崇先生多年鐵道人生及撰書時之田野調查與訪談,記錄下許許多多被人遺忘及不為人知的感人故事,並邀請黃家榮老師,一同暢聊花蓮鐵路大小事。
講師簡介│
鄭仁崇,曾任職於台灣鐵路管理局,花蓮機務段,火車司機員。業餘從事老照片的收集及口述歷史的記錄訪談。1998年編著《森林故鄉-林田山專輯》(花蓮縣立文化中心出版),2000年編著《台灣後山鐵道風華》(花蓮縣文化局出版)。
黃家榮,在花蓮鐵道文化園區主持762書庫,熱愛地方文史、老照片。阿榮師專長花蓮地方文史、日治時期神社研究、老照片數位典藏及花蓮人文史蹟走讀。762書庫設置於花蓮鐵道文化園區之調度室二樓,提供鐵道相關書籍查閱及販售,另外更提供親子鐵道相關課程與舊花蓮車站附近舊城、臨港線走讀課程之規劃。
#花岡山、長光與圓山遺址:素面陶時代的交流與互動📢
講堂時間│08/26 週五 19:00∼21:00
講堂地點│花聲客廳(花蓮市中山路71號,花蓮鐵道文化園區一館)
邀請講師│吳意琳/國立臺灣史前博物館助理研究員
開放名額│20人
臺灣大致在距今3800∼3500年前後,原大量使用繩紋陶器的史前人群一致性地轉變為使用素面的陶器,學者稱這一階段為素面陶文化時期,此項轉變是臺灣新石器時代早、中期的重要議題。在素面陶文化中出現一種很特殊的陶器,流行在北海岸至東海岸之間,主要發現在臺北圓山遺址、花蓮花岡山遺址、臺東長光遺址與卑南遺址。透過相類似的陶器器型,考古學家認爲這幾個地區的人群有密切的交流往來。據研究推測,素面陶首先在東海岸形成一個比較緊密的互動區域,這些人群又與北海岸的圓山互通有無,而花岡山遺址位於關鍵的中間位置。本次講堂將嘗試以花岡山在地的角度出發,理解當時人群在物質文化上的交流與互動。
講師介紹│
吳意琳,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任職多年,研究主題包括操作鍊技術分析、東臺灣新石器時代陶器、舊社家屋考古等,致力於古代陶器製作技術復原及實驗考古學。曾辦理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特展與常設展廳建置。過往擔任考古學門典藏負責人多年,目前負責南島研究學報編輯工作以及Instagram線上主題特展。
推薦閱讀│李坤修 長光遺址的雙豎把圈足罐 / 發現史前館電子報
🔖港街走讀
📖各場次走讀介紹
#我(們)的花港夢——花蓮漁港記憶走讀🦶
走讀時間│08/13 週六 14:30∼17:30
走讀講師│譚洋/自由文字工作者、蘇帆親海志工、黑潮海上解說員
開放名額│20人
走讀路線│向日廣場抹香鯨雕像(起點)👉向日廣場瞭望台👉舊賞鯨碼頭👉漁會大樓空地👉大倉(曼波魚起魚處)👉觀光魚市涼亭(終點)
落單入港的鯨,跳入水面下的海人,徘徊於存在與消失之間的巨石,雨霧中消失的海岸與浮現的帆桅———這是在歷史文獻和漁業導覽以外,多出的幾個故事;關於我親歷或聽聞的花蓮港記憶,和那些書寫此地的文字。透過遊走、講古和自由式讀詩,帶你和我回花蓮,一起走在這座港,好不好?
講師介紹│
譚洋(海龜),東華華文所創作組畢。現居東海岸,在臺東海線上的國中當小助理,下班後是自由文字工作者、蘇帆親海志工、黑潮海上解說員。平日寫字、尋鯨、游泳、划船,喜歡分享與海洋有關的故事。
#繪走讀-消失的鳥踏石漁村🦶
走讀時間│09/17 週六 14:30∼17:30
走讀講師│葉柏強/文史工作者
開放名額│20人
走讀路線│花蓮縣文化局圖書館(起點)👉花蓮港鳥踏石公園👉臨港線美崙站跡👉臨港線新村站跡👉花蓮港務局觀海平台👉花蓮和平廣場👉曙光橋👉太平洋3D地景公園(終點)
內容簡介│
花蓮,舊名花蓮港,原本只有原住民居住的奇萊平原,在十九世紀之時逐漸有漢人遷移來此,於花蓮溪出海口北岸形成聚落,這便是最早的花蓮港街。然而此地雖有港之名,地形上卻不利大船停泊,而花蓮港街也因為近海湫隘,在二十世紀初搬遷到花崗山旁鯉浪港處,我們所熟知的花蓮市遂在此逐漸興盛。然而當時對外的交通幾乎純賴航運,在沒有良港的情況下花蓮市無以發展,也因此在江口良三郎擔任廳長任內,積極倡議築港,甚至組成能高團棒球隊宣傳花蓮港,其後花蓮港終於興建,臨港線也隨之擴展,花蓮運輸的最大命脈─花蓮港!就這樣透過無數人的努力,終於逐漸完成各期工程,帶動台灣東部經濟的發展。然而隨著時代的變化,原本擔任運輸要務的臨港線因為功能漸被取代,最終被拆除成為自行車道,而花蓮港邊的鳥踏石漁村,亦因為花蓮港擴建工程而遷村,聚落因而消失,僅餘江口廳長頌德碑。雖然在過去幾十年間,花蓮港的風貌已經有了極大的變化,然而在舊日的臨港線上仍然可以見到許多昔日的陳跡,隨著海岸走一趟花蓮港,聆聽昔日港口的故事,相信對於花蓮之美,會有更深刻的體會。
講師介紹│
葉柏強,出生於花蓮縣玉里鎮,花蓮高中、靜宜大學中文系、東海大學美術研究所畢業。一個在花蓮土生土長的花蓮人。在花蓮高中就讀時在花蓮文化中心內閱讀到《東台灣展望》一書之後,即對花蓮過去的歷史產生興趣,退伍後開始蒐集相關文史資料,並在《璞石閣》部落格內發表相關成果。葉柏強所蒐集的花蓮史料以老照片、繪葉書等歷史影像居多,年代從明治末年一直到近代,可以說等於一部小型的花蓮歷史縮影,目前已經出版《顧我洄瀾:花蓮歷史影像集》、《臺灣棒球史第一人:林桂興與他的時代》、《臺灣攝影家:駱香林》等書。
#舊鐵道沿線風華🦶
走讀時間│09/24 週六 14:30∼17:30
走讀講師│林俊明/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所研究生
開放名額│20人
走讀路線│舊鐵道人行步道(起點)👉博愛街老街屋👉花蓮第二信用合作社👉鐵道園區👉黑金通(終點)
內容簡介│
花蓮市舊鐵道是昔日花東鐵路穿過花蓮市區至海邊火車總站的一段鐵道。1980 年北迴鐵路通車後,不再擔任交通重心,舊鐵道的機能也因此轉移。花蓮舊鐵道屬於762mm窄軌鐵道,記載著古老的一段歲月故事。沿著鐵道兩側分佈的鐵路相關設施、遺址串起一條歷史廊帶。跟著林俊明老師,重回歷史場域,探索花蓮市舊鐵道及周邊古蹟。
講師介紹│
林俊明,中原大學景觀學系畢業,內心是天蠍斜槓金牛,興趣是文史調查研究,曾任花蓮縣歷史建築「花蓮港公學校校長宿舍」修復與再利用計畫成果中文史調查之共同調查人與撰寫人。目前重回學校就讀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中,目標是寫好論文來迎接四字頭!喜歡與眾不同的人,喜歡新奇挑戰的事,喜歡萬中選一的物。
🔖【展覽】邊___線
展覽期間│2022/09/08∼10/10
展覽地點│花蓮市介壽二街8巷23號、25號
展覽時間│週二至週日12:00∼18:00,週一休展(10/10週一適逢連假,維持開展)
展覽策展人│李德茂
現居花蓮。志哈克藝術實驗場及北角工作室主持人,其作品及策展常游移在多重領域的想像連結。自2017年起以錄像發表作品,2018關渡美術館個展「錄像萬歲!」。近期作品為「重力波」、「海浪、小石頭與帕洛瑪先生」、「交叉書寫」等。基於物理學、哲學、藝術背景,策展「2018寶藏巖光節」、「2019斷層藝術節」、「2021當你看了一個海浪」等展覽。
參展文史工作者│葉柏強
出生於花蓮縣玉里鎮,花蓮高中、靜宜大學中文系、東海大學美術研究所畢業。一個在花蓮土生土長的花蓮人。在花蓮高中就讀時在花蓮文化中心內閱讀到《東台灣展望》一書之後,即對花蓮過去的歷史產生興趣,退伍後開始蒐集相關文史資料,並在《璞石閣》部落格內發表相關成果。葉柏強所蒐集的花蓮史料以老照片、繪葉書等歷史影像居多,年代從明治末年一直到近代,可以說等於一部小型的花蓮歷史縮影,目前已經出版《顧我洄瀾:花蓮歷史影像集》、《臺灣棒球史第一人:林桂興與他的時代》、《臺灣攝影家:駱香林》等書。
參展藝術家│王宥婷、李若玫、張君慈(依姓氏筆畫排序)
王宥婷│《如果它是一座島》
從 2012 年至今,王宥婷持續關注現今社會下觀看方式的各種可能性,以實驗性的精神打破既定的觀看模式,主題涵蓋探討關係、情懷、時間、空間等,創作形式主要以實驗動畫、錄像、攝影、3D 數位媒材等為主。2017 年開始轉換生活環境,以進駐臺灣東部作為雕塑自己身體感知及記憶的一種方式,一方面探索生活與創作之間的關係,並嘗試新的關係發生的可能。在長駐於臺灣東部的四年間,她開始以身體作為媒材,透過身體自然形成這片土地的記憶,對應考古挖掘臺灣土地過去的遺留,探究土地是否有記憶的能力。
李若玫│《瓶中信》
1985年生於台灣台北,目前居住與生活於台灣台北。創作以寫生、平面素描及立體雕塑的為主,從日常經驗及事物細節的凝視與反覆中,尋找觸動感知的記憶風景。2015年至今創作朝向自然探索及材料研究上,喜愛觀察植物,尋找植物身上神秘的缺口,試從近身的微觀中,開啟細微感知的植物時間。作品帶有特殊的詩性。過去重要個展於台南絕對空間;重要聯展於台南市美術館、關渡美術館、双方藝廊、安卓藝術;亦曾受邀於法國、日本、美國、澳洲參與聯展與駐村計畫。
張君慈│
國立成功大學主修工業設計、輔修建築畢業。倫敦藝術大學聲音藝術碩士。作品形式橫跨繪畫、詩句、裝置、田野錄音與即興演出等,試圖探索空間中可聽與不可聽之間的身體感知及意識流動。 著迷於不同生命系統的生成與溝通可能,近期聚焦於跨物種聆聽、非語言記憶以及聲音與圖像聯覺等主題。曾於國內外各地展演發表,包括倫敦 Hundred Years Gallery、IKLECTIK、Resonance FM、The Lumen Crypt Gallery、東京設計師週、國立臺灣美術館、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新營文化中心、臺南月之美術館、以色列數位藝術中心等。2017年獲得捷運站體環境音樂徵選首獎,作品「漫遊旅人 Roaming Traveler」目前常設於臺北捷運松山機場站,2020年獲南瀛獎新媒體類首獎,作品「月潮搖籃曲 moon tide lullaby: fragility of sonic memory」由臺南市政府典藏。
指導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花蓮縣花蓮市公所
協辦單位│北角工作室
協力單位│民生社區發展協會/762書庫/花聲客廳/花蓮縣鐵路退休人員協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