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S樣式表無法正常顯示時,並不會影響到網頁的閱讀
花蓮市公所全球資訊網
全文檢索:
  進階查詢   RSS訂閱
訊息廣場 市長專欄 行政區域 公所介紹 便民服務 互動專區 資訊公開 市民防災
主網站
>>>

最新消息

內文  小  中  大  巨  回上頁  回首頁    facebook plurk twitter
有備無患、臨「震」不亂! 8.0地震災害境況模擬桌上演習

        地震雖然無法預測,但多一分準備就少一分生命財產的損失,花蓮縣政府今天在花蓮市公所舉辦「113年推動以境況模擬為基礎地區災害防救計畫」桌上演習示範演練,演習的情境設定為花蓮外海發生規模8.0地震,包括模擬地震後可能發生的災情,如建築道路受損及傷者彙整,以及開設收容中心等各項應變措施。市長魏嘉彥表示,天災無法避免,唯有災前做好預防措施,並透過演練提升應變能力,才能減少地震造成的人命傷亡。

       台灣位於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交界處,地震頻繁,根據中央氣象局地震觀測資料統計,臺灣每年平均發生2萬2千次地震,其中超過600次為有感地震。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包括有9月21日集集地震,花蓮也在近6年,連續發生0206、0403大地震,讓人感受到天然災害的威力與無情。

       市公所以桌上演習來模擬地震災害場景,以花蓮外海發生8.0地震時,伴隨可能發生的災情,包括建築倒塌、道路橋梁受損、通訊中斷、多名傷者需要救援,市公所規劃要在哪些地點開設避難場所及收容中心,要如何彙整大量的資訊,及如何與縣政府串聯救災相關行動。

       魏嘉彥表示,若是基層人員具有迅速應對地震事件的知識與能力,包括在如何進行災情查報、協調支援人力、執行緊急疏散計劃、開設避難收容處所等行動,就能最大程度減少災害損失,之後也將繼續加強災害應對訓練,並提高民眾的災害意識,確保民眾的生命安全。

       在桌上演習進行中,來自社團法台灣急診醫學會、內政部消防署、消防局團隊,對於市公所的處置措施給予肯定並給予意見,並提出未來可努力的方向。魏嘉彥表示,藉著持續的培訓與學習,不斷提升危機應變的能力,並培養基層人員的協調和應對能力,才能讓政府機關和民眾在未來面臨災難時能夠更加堅強和有力地應對。

       今天參與兵推的包括花蓮縣副縣長顏新章、花蓮縣消防局長吳兆遠、內政部消防署科長王志鵬、專員陳柏璋;東華大學校長徐輝明、花東防衛指揮部副指揮官董紹明少將、花蓮縣後備指揮部動員科長張志清中校、台灣自來水第九區管理處副處長魏金龍、經濟部水利署第九河川分署秘書黃郅達、花蓮縣警察局主任張坤鳳、義消特搜大隊幹事顏勝裕、慈濟基金會防災組專員黃玉琪、縣政府秘書廖南貴、社團法台灣急診醫學會醫師林維書、林鍵皓、陳雲昶、林佳霖、中央大學災害防治研究中心博士朱峻平、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吳秉儒、國家地理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博士林祺皓、花蓮縣議員魏嘉賢、韓林梅、林源富;花蓮縣府北區服務中心副主任張治華。

2024-06-07
最新5筆記錄
序號 發文日期       主旨 點閱
* 2024-05-27 * \開放報名中/ 2024「市有溪俏:找東找溪,找市嗎?」
1754
* 2024-05-01 * [兵役] 83-93年次役男可申請優先入營,減少等待服役期間
1734
* 2024-04-15 * 開放報名-2024奇萊玩一夏活動 2860
1 2024-06-07 * 台灣農業推廣學會第69輯「農業推廣文彙」徵稿
802
2 2024-06-06 * 〔轉知〕花蓮縣文化局「114年度美術館展覽申請暨補助」受理至113年7月22日止,請把握機會踴躍送件
876

行動條碼服務地址:970花蓮市林森路252號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早上8:00 ~ 12:00 下午 1:30 ~ 5:30 週六、週日、例假日休息
服務電話:03-8322141    傳真:03-8332975  
交通位置網站導覽員工專區
隱私權保護政策網站安全政策著作權聲明   

 

 

本版面適用各解析度的個人電腦.智慧手機.平板電腦.筆記電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