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S樣式表無法正常顯示時,並不會影響到網頁的閱讀
花蓮市公所全球資訊網
全文檢索:
  進階查詢   RSS訂閱
訊息廣場 市長專欄 行政區域 公所介紹 便民服務 互動專區 資訊公開 市民防災
主網站
>>>

最新消息

內文  小  中  大  巨  回上頁  回首頁    facebook plurk twitter
\開放報名中/ 2024「市有溪俏:找東找溪,找市嗎?」
  過去兩年,我們順著縱向的海岸線與鐵路路線探索交通建設對花蓮市城市發展的軌跡,今年讓我們轉個方向,從橫向的溪流來回顧城市水文與市民生活的互動。
花蓮市現在最為人所知的溪河當屬美崙溪,但有人還記得城市初建時依傍的紅毛溪嗎?一方水養一方人,在紅毛溪附近的街道聚居的人們,發展出如今的城市街廓。而人們交易有無的據點,慢慢演變成現在的市場與商店街,花蓮市內規模與歷史兼具的中華市場和重慶市場就位在早期的城市中心。
 
  今年,讓我們透過「👆我的市場我做主-市場軟實力工作坊」、「🗣️問東問溪系列活動」和「🈺溪畔市場夏令營」,一起探索過去的溪流帶給城市的多元風貌。

🗣️問東問溪系列活動  活動日程表

#1|尋找花蓮水🦶

活動形式|走讀
走讀時間|06/15 週六 09:00∼12:00
走讀講師|葉柏強/文史工作者
開放名額|25人
報名網址|
已結束
走讀路線|花蓮市公所👉大同市場👉又一村文創👉濕地公園👉文創園區👉節約街👉復興街(復興橋下舊河流)👉時光1939(百年前的水道)👉美崙溪畔👉花蓮市公所

內容簡介
在一百多年之前花蓮市正式在這一塊土地開始成立的時候,當時的土地上除了美崙南港溪之外,花蓮市其實還有許多地下伏流以及河川蜿蜒的流經市區,雖然這些河流可能因為加蓋或是因為工程的關係,逐漸的消失在我們的眼前,不過事實上,只要我們仔細的觀察,這一些河流就在我們的身旁。這次的走讀,將圍繞昔日花蓮舊市區隱密的水道,古老的小橋以及濕地,來一探神秘的花蓮水的故事。
 
講師介紹
葉柏強,出生於花蓮縣玉里鎮,花蓮高中、靜宜大學中文系、東海大學美術研究所畢業。一個在花蓮土生土長的花蓮人。在花蓮高中就讀時在花蓮文化中心內閱讀到《東台灣展望》一書之後,即對花蓮過去的歷史產生興趣,退伍後開始蒐集相關文史資料,並在《璞石閣》部落格內發表相關成果。葉柏強所蒐集的花蓮史料以老照片、繪葉書等歷史影像居多,年代從明治末年一直到近代,可以說等於一部小型的花蓮歷史縮影,目前已經出版《顧我洄瀾:花蓮歷史影像集》、《臺灣棒球史第一人:林桂興與他的時代》、《臺灣攝影家:駱香林》等書。

#2|攝影工作坊-市場百態顯影📸
活動形式|工作坊
活動時間|06/29 週六 09:00∼13:00
活動地點|重慶市場2樓會議室、重慶市場、中華市場
開放名額|25人
活動講師|馬立群/「一影像」創辦人,銘傳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ZRFZQfu1MzNuawwu9
注意事項|需自備攝影器材

內容簡介
菜市場是最貼近常民生活的場域,熙熙攘攘的人群、攤販的叫賣聲、顧客挑菜時的表情、剁雞殺魚的聲音、各式琳瑯滿目的貨物,每一個瞬間都可以成為一幅景象。此工作坊邀請你走進菜市場,跟著攝影師一起透過鏡頭認識攝影、探索菜市場、用鏡頭去捕捉精彩的剎那間。

工作坊分為3階段上課:
第一階段(教室):講師分享關於市場攝影的重點,與看大師的作品(主要分為市場的人事物三個主軸),並抽籤決定拍攝主題。
第二階段(市場):學員至市場拍攝作品,以人事物三個主軸的方式拍攝,全面的拍攝市場的特色與人文。
第三階段(教室):學員作品分享與討論。

講師介紹
馬立群,1970.12.01 「一影像」創辦人,銘傳大學兼任助理教授,早期從事新聞媒體工作,關注於政治、社會、城市變遷等相 關議題,目前以攝影、錄像為創作的形式,其《山水形》系列作品於 2014 年全國美術展獲獎與 2016 年 11th TAGBOAT AWARD,並獲得台灣美術館藝術銀行藏購並曾於臺灣、日本、法國、澳門、中 國、義大利等地展出。曾擔任 2016 年臺北國際攝影藝術交流展發起人與策展人、2018年高雄攝影節發起人與策展人與 2020 年臺北國際攝影節策展人、策劃台南國際攝影節的「攝影上桌」活動,近年聚焦於臺灣攝影創作者與紀錄片導演紀錄片拍攝,於 2022 年完成「有影台灣」紀錄片。

#3|封存市場的記憶滋味👃
活動形式|工作坊
活動時間|07/13 週六 14:00∼17:00
活動地點|重慶市場2樓會議室
開放名額|25人
活動講師|陳科廷/採集人共作室
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xg1H4Vk52vYEDowW7

內容簡介
市場是個展示蔬果、肉品、雜糧、香料、花與服飾的生活百貨,更是不同族群融合的五味雜陳的空間,這些味道化作記憶的分子藏在每個人的腦海之中。本工作坊將邀請大家透過嗅覺探索市場的氣氛,挖掘各位的記憶滋味,並利用酒精封存製作各自的記憶之味。

講師介紹
陳科廷,在鄉野島嶼成長,典型植物人、採集人。現回歸家鄉新北坪林成立採集人共作室,整理舊宅及田園,並串聯資源引進社區、學校,期望開創結合農耕、生活及技藝共享的社區永續工作室。
採集人共作室:https://www.facebook.com/collectingbeings

 
#4|島內移民-市場裡的實驗基地📢
活動形式|講座
活動時間|07/20 週六 19:00∼21:00
活動地點|時光1939
開放名額|25人
活動講師|孫育晴/嘉義異鄉人
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ffgJ22cDVu7uRBNC9

內容簡介
過往的「嘉義西市場」,由各店鋪主理人以特有眼光,挑選進口服飾與特殊禮品,提供在地民眾快速採買、與不同區域及產品接軌的機會。從台北移居嘉義的「嘉義異鄉人」,以11平方公尺的市場空間,試圖打造為「市場裡的實驗平台」,邀請藝術家以舊屋為元素進行創作、以色彩學為出發點觀看嘉義、打造周遭街坊舊城區為街角博物館。關於市場、關於在地書寫、關於觀看城市的角度,你還有什麼想像呢?

講師介紹
本名孫育晴(Joanna),新北永和人,大學研究所主修美術系水墨畫組,到英國學設計創新(Design Innovation) 。平日以整合行銷、品牌顧問、展演活動等專案統籌為生。一開始無心插柳、和親朋好友分享嘉義生活的「嘉義異鄉人」,如今是臉書IG累積超過十萬的社群平台。樂於挖掘各種日常卻不尋常的文化現象,透過網路和大家交朋友,成為網友口中「被美食耽誤的專業藝術經理人」。曾任嘉義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執行長、台北市文化基金會藝術村營運部經理。於2024年出版《島內移民:移住嘉義美味新人生》,以「島內移民」概念,濃縮移住八年精華為五個章節。包含在嘉義發現的美味密碼與專屬口味、街廓回憶與新知路線、打造理想生活的在地人故事,並和大家聊聊移居的可能性、與實際生存的真實面,以及那夾雜驚喜與困難、探索與適應、和在地交朋友與自己相處,不斷往前推進的正在進行式。
嘉義異鄉人:https://outsiderinchiayi.com/

🫵我的市場我做主-市場軟實力工作坊  活動日程表

#1|如何作主/工作坊說明講座

活動時間|06/17 週一 14:00∼17:00
活動地點|重慶市場2樓會議室
開放名額|10人
報名網址
已結束

內容簡介
您常去市場嗎?或是您就住在市場附近呢?這次的工作坊很適合經常與市場互動的您!第一場將會說明本次三場工作坊未來進行的方式,透過案例分享介紹審議討論的觀念與執行過程,並邀請重慶市場與中華市場自治會的主委分享市場現況,邀請市場攤商與周邊的居民、消費者加入工作坊,一起讓屬於大家的市場越來越好。這次工作坊也將模擬提案討論的流程,讓參與的攤商與大眾分組聊聊,為下一場的提案聊聊工作坊做暖身。
 
#2|誰來作主/提案聊聊工作坊✌️
活動時間|07/15 週一 14:00∼17:00
活動地點|重慶市場2樓會議室
開放名額|10人
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kqpi36tnDopbrjB57

內容簡介
本場次將進行分組討論,邀請攤商和消費者、居民聊聊市場還可以如何更好,在過程中形成可行的方案,最後需要大家一起投票,選出未來要執行的方案。
 
#3|市場動起來/提案執行工作坊🤝️
活動時間|08/30 週五 14:00∼17:00
活動地點|重慶市場2樓會議室
開放名額|10人
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KtqtpkNDrJitmzii7

內容簡介
接續前次「誰來作主-提案聊聊工作坊」票選出爐的方案,本場次就要來認真執行方案啦∼!

🈺溪畔市場夏令營
內容簡介
菜市場是常民文化與生活的領域,各式琳瑯滿目的食物與貨品都是我們日常所需,更是學習生活知識的場域。但是市場的攤商職人又是如何運作?又有哪些珍貴的感覺體驗保存在市場裡?

今年夏天,想邀請各位小朋友一起進到市場之中,藉此夏令營讓小朋友體驗攤商職人工作,擔任一日攤長,從認識食材、整理攤位貨品到叫賣與客人互動,感受台灣特別的菜市場文化。另安排講師群帶領不同面向的食材料理體驗、五感的手作及藝文體驗,讓小朋友感受市場的多樣貌。

營隊時間|07/24週三∼07/26週五,09:00∼17:00,含午餐,不含晚餐及住宿
營隊對象|國小4年紀∼6年級
營隊名額|25人為限,隊輔與學員人數比以1:5為基準
營隊地點|報到與結束地點皆在重慶市場2樓會議室,需家長自行接送
營隊費用|需繳交參加保證金新台幣1000元整,按時出席者於營隊結束後退還
報名時間|06/20 上午10:00
報名網址|採網路報名,https://forms.gle/kZ3UipZALqmJSJ1x5
營隊費用|於收到繳費通知email後三日內完成繳費,繳費後需填寫保證金繳交確認表並回傳繳費證明,才算報名成功

活動流程







 

注意事項

攜帶物品:健保卡、文具(書寫任務卡使用)、水壺、環保餐具(筷子、湯匙)、每日換洗衣物一套(建議攜帶,因夏日活動易流汗)、防蚊液、個人藥品(需提醒吃藥或易過敏請告知)、雨具(建議攜帶雨衣)。
酌情攜帶物品:手機(聯繫家長用,營隊會管制使用時間),請勿攜帶貴重物品,如電動玩具等3C產品及過多的零用錢,若發生遺失、損毀、借用糾紛等事情,主辦單位概不負責。
患有傳染病者(例如流感發燒、腸病毒、結膜炎、砂眼、肺結核.…等)暫勿報名。
活動期間所拍攝之影片、照片等,均為本活動無償使用;若介意拍攝及肖像使用,請提前告知,如未告知視為同意使用。
參與學員及法定代理人同意,若活動期間,參與學員如因未遵守相關規定及工作人員之指導、擅自脫離隊伍、從事危險行為、影響自身或其他參與者活動體驗之權益,主辦單位有權取消該學員參與活動之資格,並無需承擔任何賠償及法律責任。
報名本營隊,即視同參與學員及其監護人願意主動提供真實個人資料,並同意主辦單位直接或間接蒐集、處理及利用,個人資料僅會作為保險以及活動相關聯絡使用,請您填寫正確且完整的資料,資料使用期間為活動報名至活動結束為止。
主辦單位保留活動異動之權利,如有其他未盡事宜,依主辦單位相關規定與通知為最後依據。











 
 
 
 
 
費用退還
本活動為免收費,惟為提升報名後的出席率及減少資源浪費,將向報名者收取參加保證金新台幣1,000元整,達成出席標準使得於營隊結束後退還。

出席標準

完成全部課程。
出席課程超過2/3、少於1/3未出席課程原因為不可抗力因素(如學員生病就診證明、家庭重大變故、天災意外……等)者。



 


指導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花蓮市公所
協力單位|北角工作室、重慶自場自治會、中華市場自治會
2024-05-27
最新5筆記錄
序號 發文日期       主旨 點閱
* 2024-05-01 * [兵役] 83-93年次役男可申請優先入營,減少等待服役期間
1735
* 2024-04-15 * 開放報名-2024奇萊玩一夏活動 2864
1 2024-05-26 * 市公所開辦原住民傳統竹杯製作 傳承祖先的智慧與精神
1466
2 2024-05-24 * 【轉知】雲林縣褒忠鄉公所舉辦「藝想褒忠。鼓舞之夜-2024褒忠花鼓文化節」活動資訊
1539
3 2024-05-23 * 摩斯漢堡與聖地慈惠堂接力贈物資 撫慰弱勢民眾的心
1443

行動條碼服務地址:970花蓮市林森路252號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早上8:00 ~ 12:00 下午 1:30 ~ 5:30 週六、週日、例假日休息
服務電話:03-8322141    傳真:03-8332975  
交通位置網站導覽員工專區
隱私權保護政策網站安全政策著作權聲明   

 

 

本版面適用各解析度的個人電腦.智慧手機.平板電腦.筆記電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