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市公所繼新住民培力工作坊及兜市集之後,八月底展開另一系列的立體派閲讀活動。花蓮市長魏嘉賢表示,透過推薦讀物來涵攝花蓮從大航海時代以來的歷史,也同時觸碰了原住民、閩南、客家、外省、日本移民等族群記憶。從選讀文本延伸出動靜態的導讀形式,這種有如創作一幅立體派繪畫,把花蓮的完形敲破,再由前後左右過去未來的瑣碎面向鋪排成形,讓參與閱讀者自行理解與重整。
魏市長今天(9日)出席立體派閲讀位於孩好書屋第三場次的「女性的土地與感情—《來去花蓮港》的寫作」講座,該場次邀請《來去花蓮港》作者方梓與孩好書屋店主賴威任對談。魏市長說賴威任先生不僅關懷海洋環境議題,也踏查早期臨港鐵路的文史資料。除了這次推薦小說《來去花蓮港》之外,也將在9月16日以小旅行方式帶領花蓮鄉親走讀港邊歷史。
《來去花蓮港》是以女性移民為主調的書寫,在男性移民社會中來彰顯女性的重要。這部小說曾在四年前改編客家電視台連續劇《新丁花開》。魏市長表示,出生花蓮的方梓老師雖然長期定居在外,但對花蓮有著濃郁的情感,從她的作品可以看到對於花蓮的描述相當深入及細膩。以往針對花蓮史的書籍,很少從女性的角度觸及,而方梓老師特別將其呈現,詮釋女性為家庭及社會所付出的貢獻。
花蓮市公所獲文化部及花蓮縣文化局補助辦理公所型社造工作,以「社群營造」為模式,今年將議題聚焦在「移民」,繼五月起辦理新住民培力工作坊以及「兜市集」之後,八月下旬開始另一系列的「立體派閱讀」活動。「立體派閱讀」是由市內四家獨立書店依照自己的藏書風格推薦有關花蓮的文本給市民,透過讀物來涵攝花蓮從大航海時代以來的歷史,也同時觸碰了原住民、閩南、客家、外省、日本移民等族群記憶。
立體派閲讀系列活動報名踴躍,各場次近乎額滿。其他場次包括9月15日晚上在時光1939邀請《製圖師的預言:十六世紀以來關於花蓮的想像》作者王威智分享他書寫花蓮的想法。橋本書屋則主打歷史事件,由於今年適逢「達固湖灣戰役」140周年,因而選讀陳耀昌老師的《傀儡花》,9/21將邀請巴代老師與作者對談。有關各場次規劃可參考網站「花蓮市文化觀光資訊網─花蓮公民學苑」,或追蹤「花蓮市公所臉書粉絲頁」。
|